close
聖方濟教堂 Basilica Di San Francesco
循著將暗的天空抵達聖方濟教堂。一路上既擔心時間過晚無法進入參觀,又怕腳步過快而錯失盡覽小城風光的機會,就這樣在幾個街角過度停留拍照,一邊卻又跑步並收拾相機的重複好笑動作下,來到教堂廣場。
不愧為此教派最重要的宗教聖地,教堂建築周邊的氣度相較之下顯得十分宏偉,正面的廣場前有一大片視野遼闊的草坪,下層的入口旁則是由兩條長度近百公尺的拱廊環抱所形成的另外一個廣場,人們散落在其中變得相當渺小。
擁有類似聖吉亞拉教堂同樣的哥德式立面,除了有更大的圓形玫瑰天窗與大門外,教堂內部裝飾十分華麗繁複卻很沈穩,仍不失聖方濟教派所強調的莊嚴內涵。教堂內最有名的裝飾為喬托所繪製以聖方濟傳記為主題的八幅濕壁畫。
西洋藝術史從古羅馬帝國崩解後,進入所謂的中古世紀時期。此一段時間的藝術主要受外來民族、回教、以及基督教本身的影響,呈現出與羅馬藝術十分迥異的風格;原本重視寫實、完美比率的呈現,被拜占庭、哥德等式樣所取代。或許這一千年來政治社會變動較大,人們生活普遍較為窮困,心靈的平靜與未來則託付給宗教信仰,藝術的主流因此也都圍繞在宗教主題上,鮮少表現出個人的慾望及觀點,所呈現的繪畫多是讚誦天主的平面風格表現。文藝復興前,政治漸漸穩定,民族社會逐漸融合之下,人民生活也獲得改善,繪畫的風格忽然轉變,透視的表現手法逐漸為人們所接受。至今我尚未瞭解這個改變是來自於人們對自己信心的肯定,還是古希臘羅馬藝術的再次興起有關,但顯然的喬托是這一時期風格的佼佼者。儘管不是精確的透視法,然而藉著建築物與風景的前後層次表現,以及人物大小的遠近手法,加上具有個性的人物描繪,已經讓畫中的場景栩栩如生,更加增添宗教事蹟的臨場感,或許這也是人們以及宗教領袖所能接受的原因之一吧。
晚餐
離開教堂趁著商店未打烊前,在阿西西的街道上閒逛。這十天來旅遊最大的困擾是尋找洗手間,於寒冷的冬天裡更是麻煩。上教堂做禮拜的群眾似乎都不為此基本生活需求所苦,因此教堂內不似台灣的廟宇必定設有洗手間供朝拜者使用。在義大利最好的解決方式則是尋找一間酒館或是飲料店,花點錢買個東西就可以解決民生問題。不過要特別注意的是,進入前一定得詢問清楚是否有提供設備,免得花了錢問題還無法解決。
在一家咖啡店內櫥窗上擺著特色包裝的橄欖油,忍不住買了幾瓶當作禮品。四角玻璃的瓶子上,貼有聖方濟教徒的商標,看起來就像是阿西西的特產一樣。據導遊說托斯卡尼是橄欖樹的主要栽植地,因而此處的橄欖油都是極品不能錯過。衝著這句話狠下心買下一罐不到五百CC的extra virgin橄欖油,後來才知價格買得過於昂貴。
晚餐與同伴在主廣場旁的一間餐廳享用。來到義大利十天竟然懷念起在台灣吃到的美味青醬麵,更令人驚訝的是至今仍未品嚐道地的青醬義大利麵。看著菜單,透過一個略懂義大利文的同伴協助下,最後意外地點了青醬義大利方餃。儘管包著絞肉的餃子十分美味,羅勒的香味令人懷念,擺設也十分精緻,但八個要價十五歐元的高檔消費,讓人只得細細品嚐,期望嚐盡每一歐元所帶來的價值。
再見阿西西
回到主廣場拍完人造鴿在夜空中閃耀的畫面後,一群人走回聖方濟教堂等候集合回飯店。或許是宗教的力量,寧靜無人的阿西西夜晚也讓人感覺十分安全與安詳,果然不負宗教聖地之名。從教堂走到停車場,一路上可望見在燈光下聖方濟教堂壯麗的側面,成排的雙層拱門形成的立面,在燈光的照耀下好似黑暗中閃耀的光明,讓人不禁升起仰望之情。原本我們計畫住在阿西西城內,雖然因為訂房錯誤免費升等到四星飯店,不過一得必有一失,我們失去在深夜裡,透過窗外與教堂共度夜色的時光。(待續)
第十天IV所有照片 http://www.flickr.com/photos/oudong/sets/72157602294489172/
循著將暗的天空抵達聖方濟教堂。一路上既擔心時間過晚無法進入參觀,又怕腳步過快而錯失盡覽小城風光的機會,就這樣在幾個街角過度停留拍照,一邊卻又跑步並收拾相機的重複好笑動作下,來到教堂廣場。

擁有類似聖吉亞拉教堂同樣的哥德式立面,除了有更大的圓形玫瑰天窗與大門外,教堂內部裝飾十分華麗繁複卻很沈穩,仍不失聖方濟教派所強調的莊嚴內涵。教堂內最有名的裝飾為喬托所繪製以聖方濟傳記為主題的八幅濕壁畫。

西洋藝術史從古羅馬帝國崩解後,進入所謂的中古世紀時期。此一段時間的藝術主要受外來民族、回教、以及基督教本身的影響,呈現出與羅馬藝術十分迥異的風格;原本重視寫實、完美比率的呈現,被拜占庭、哥德等式樣所取代。或許這一千年來政治社會變動較大,人們生活普遍較為窮困,心靈的平靜與未來則託付給宗教信仰,藝術的主流因此也都圍繞在宗教主題上,鮮少表現出個人的慾望及觀點,所呈現的繪畫多是讚誦天主的平面風格表現。文藝復興前,政治漸漸穩定,民族社會逐漸融合之下,人民生活也獲得改善,繪畫的風格忽然轉變,透視的表現手法逐漸為人們所接受。至今我尚未瞭解這個改變是來自於人們對自己信心的肯定,還是古希臘羅馬藝術的再次興起有關,但顯然的喬托是這一時期風格的佼佼者。儘管不是精確的透視法,然而藉著建築物與風景的前後層次表現,以及人物大小的遠近手法,加上具有個性的人物描繪,已經讓畫中的場景栩栩如生,更加增添宗教事蹟的臨場感,或許這也是人們以及宗教領袖所能接受的原因之一吧。

離開教堂趁著商店未打烊前,在阿西西的街道上閒逛。這十天來旅遊最大的困擾是尋找洗手間,於寒冷的冬天裡更是麻煩。上教堂做禮拜的群眾似乎都不為此基本生活需求所苦,因此教堂內不似台灣的廟宇必定設有洗手間供朝拜者使用。在義大利最好的解決方式則是尋找一間酒館或是飲料店,花點錢買個東西就可以解決民生問題。不過要特別注意的是,進入前一定得詢問清楚是否有提供設備,免得花了錢問題還無法解決。
在一家咖啡店內櫥窗上擺著特色包裝的橄欖油,忍不住買了幾瓶當作禮品。四角玻璃的瓶子上,貼有聖方濟教徒的商標,看起來就像是阿西西的特產一樣。據導遊說托斯卡尼是橄欖樹的主要栽植地,因而此處的橄欖油都是極品不能錯過。衝著這句話狠下心買下一罐不到五百CC的extra virgin橄欖油,後來才知價格買得過於昂貴。

晚餐與同伴在主廣場旁的一間餐廳享用。來到義大利十天竟然懷念起在台灣吃到的美味青醬麵,更令人驚訝的是至今仍未品嚐道地的青醬義大利麵。看著菜單,透過一個略懂義大利文的同伴協助下,最後意外地點了青醬義大利方餃。儘管包著絞肉的餃子十分美味,羅勒的香味令人懷念,擺設也十分精緻,但八個要價十五歐元的高檔消費,讓人只得細細品嚐,期望嚐盡每一歐元所帶來的價值。
再見阿西西

第十天IV所有照片 http://www.flickr.com/photos/oudong/sets/72157602294489172/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