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7/12/15    展開慕尼黑之旅
    終於可以晚起。兩位同行的同事都已經在一大早分別離開慕尼黑,從這一刻起,我是真的單獨一人留在陌生的國度,而起點就是飯店的餐廳。儘管二月才獨自在義大利旅行,但畢竟也是和一群陌生的台灣人同行;雖然現在已經能夠用英語做溝通,但初次單獨置身異國,難免還是感到一些驚慌與完全的孤獨。服務生過來詢問要喝什麼飲料,我的心情就像是初次登台一樣,還好事情沒有想像中的困難,德國腔英語在簡單的會話中尚能輕易辨認。


   回到房間趁著台灣時間還沒下班前,趕緊處理一些公司郵件,免得有些事情因為自己而有所耽擱。不知不覺已接近正午,快速整理行李準備前往在市區內的飯店。一輛賓士計程車已經在飯店外等候,司機悠閒地在車外伸懶腰,儘管室溫寒冷地接近零度。將飯店地址遞給司機,他看看後隨即在導航系統中設定,我的慕尼黑之旅從此展開。

    車子在高速公路上快速平穩的行駛,空氣中僅有輕微的風聲與導航系統的指引聲。我望著窗外蕭瑟的樹影,心情卻是異常的平靜不帶有任何興奮,對此自己也感到有些訝異。一個如同蛋殼般的建築物忽然出現在眼前,潛藏在腦海中似曾相似的記憶被喚醒,那是掛有安聯集團名稱的足球場,白色圓形的橢圓球體是附近平原唯一的視覺焦點,十分搶眼與先進,讓人見識一次就永遠無法忘記。哪一天台灣也能出現如此具有特色亦能吸引世界眼光的美麗建築?

   繞行了慕尼黑外圍的高速公路,車子終於進入市區後抵達我的飯店APART HOTEL。將行李寄放在飯店內隨即踏上慕尼黑的第一日之旅。地鐵站就在飯店旁邊,走幾步路隨即抵達。不過我卻在售票機前不知所措,一時愉快與輕鬆的心情煙消雲散。機器上全部只有德文標示,站區內又不似台灣捷運有服務人員駐站,我的旅行因為無法買票就此停止無法前進。請教一位好心的小姐,她主動教我如何購買一定範圍內都可抵達的票種,我則仔細聆聽並記在腦海中,接下來搭乘地鐵時都用相同方法購票。回到台灣後翻閱旅遊書,才發現裡面有記載該如何購買地鐵票的步驟,以及可以選擇螢幕顯示語言等,這才發現沒有充足準備的旅行,果真容易出現問題,也因此而化解我對德國人的誤解。(註:為什麼當天晚上回到飯店,我沒從旅遊書上發現此說明呢?原來德國的地鐵系統都相同,所以說明文字放在總論篇,我因此而錯過。高雄捷運已經通車,不知是否與台北系統相同?在台灣不相同的機率應該頗高吧?)

    慕尼黑的地鐵交通十分發達,市郊電車S-Bahn與地鐵U-Bahn各有八條線路交織成十分方便的網絡。和其他歐洲城市一樣,採用對乘客信任與車上檢查制度,購買車票後只要在入口處打印入場時間即可進站,完全沒有任何圍籬或是出入匝道管制。不過如果在車上被查到未購票,通常將遭受嚴重的處分。從此種制度看來,他們似乎更尊重與相信人之所以為人的理性與良心,也看到所謂互相尊重所產生的制約與秩序。不同地,在亞洲各國則寧可建置清楚的藩籬逼迫乘客遵守,而我們則因此失去培養自我管理的機會與能力,總希望有人幫我們訂定規則好遵從,或是救世主能夠拯救這個爛攤子。不過文化是長年累積的結果,也不是一夜之間即可改變。

    在異鄉,我沒有方向感,分不清東南西北,進入地鐵站更失去賴以判斷的依據,唯有列車的終點站是引導我前進的依靠。我從Silberhornstrasse搭乘U2線路前往瑪利恩廣場(Marien Plaza),得在Sendlinger Tor轉換U3或U6才能抵達。德國地鐵的車門為半自動式,開門得拉下門把或是按下按鈕才會打開。有趣的是如果沒有乘客下車,候車的民眾還得靠守在門內乘客的協助才得以進入,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萬一夜深時都沒有人下車該怎麼搭車呢?

    聖彼得教堂    St. Peter Kirche

    接近耶誕節,從地鐵站走出地面,眼前所見即是購物、逛街、與觀光的人潮,販售各種慶典商品和排列整齊乾淨的攤販與來往的人群將瑪利恩廣場佔滿,好不熱鬧。廣場旁是有名的新市政廳,我則想先從鳥瞰的角度來認識慕尼黑,於是先拜訪同樣在廣場旁的聖彼得教堂。


    聖彼得教堂是慕尼黑最古老的一個,從十一世紀建造以來歷經幾度的改建與增建,乾淨簡單與白色的外牆訴說所屬年代的風格。教堂內部同樣以白色為主,柱子上裝飾金色的雕像與畫像,天花板則以粉色系描繪聖經的故事,整體風格十分類似巴洛克時期穿著澎澎裙的貴族仕女,顯得貴氣十足,只可惜室內空間較為狹小。主祭壇也是打造得金碧輝煌但不俗氣,聖彼得像與圍繞在下方的四位聖人是欣賞的焦點。



(教堂內部)

    教堂旁的鐘樓是登高眺望慕尼黑的最佳去處,得循三百零六階梯方可抵達。沿著以木頭建造而成的階梯,伴隨我的是自己與陌生人踏在木頭上因疲累而沈重的腳步聲。鐘塔的頂端是四周開放的小平台,於此可三百六十度的觀看慕尼黑的市區風光;對面的新市政廳、稍遠處的聖母教堂、後方的大菜市場、遠方的皇宮、英國花園等盡收眼底。可惜我的計畫不當,在第一天抵達就急著拜訪最有名的景點,忘記考量天氣的因素搭配,只能看見灰色的天空與不夠亮麗的照片。


(新市政廳與瑪利恩廣場)

(新市政廳與聖母教堂)

(綠色帳棚處就是大菜市場)

    瑪利恩廣場與新市政廳    Marien Plaza & Neues Rathaus


    零度的冷風在鐘樓上吹來格外寒冷,按快門的右手得不斷地收進手套內才避免失去知覺。看盡慕尼黑的每個角落後甘願地下樓,徘徊在廣場上享受節慶的溫暖氣氛,耳旁盡是聖誕鈴聲的音樂,寒冷的心稍稍溫暖起來。


    新市政廳是歌德式樣建築的傑作,繁複帶有狂野性格的正面裝飾是引人注目的特徵,訴說巴伐利亞國王、寓言傳說英雄及聖人的故事。鐘樓的正中央有與人等高的雕像,據說在特定時間會演出歷史劇,但可惜我並沒有親眼見到。鐘樓的上方透過260個階梯同樣可以鳥瞰整個市區,不過德國同事已經表示沒有開放,加上我剛從聖彼得教堂下來,因此不再拜訪。


   市政大廳的中庭傳來陣陣的酒香,在此季節特定的熱甜酒Gluehwein,是慕尼黑冬天空氣中的主角。一群人或站或坐錯落在中庭內,我也忍不住加入,花了三歐元買一杯品嚐(另外三歐元為杯子的押金)。甜蜜的葡萄酒加上檸檬汁,酸中帶甜又熱的口感,如同單獨旅行的複雜心情。

此集全部照片在這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uD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